有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达1180亿美元,预计将以复合年均增长率12.7%的速度持续增长,并将于2020年达到2140亿美元。在如此庞大的车后市场,我们还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会?行业终将如何发展呢?
汽车后市场从“模式探索”的1.0阶段逐步过渡到“产业纵深”2.0阶段。1.0阶段以“2C”为主的互联网创业,新进入者较多,但成功很少;2.0阶段以行业打拼多年的老兵为主角,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洞察,对企业“达成共识”和“动员最广泛力量”的能力非常重要。
而对连锁维修企业而言,把握好“单店控制力度”与“项目复杂度”的平衡,需要做“减法”思维,提升专业能力和客户体验才是关键。
中小汽配经销商找准定位越来越重要:一是不断提升在细分领域的专业性,二是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、经营好修理厂的客户关系。“客户关系”是难以被电商取代的。
2017年B2B供应链仍将是后市场重点,大玩家会越来越多:一是以京东、阿里为代表的平台级电商;二是以途虎、汽车超人等平台为代表的B2C电商;三是以上汽车享配、北汽好修养、上汽通用德科等主机厂玩家;四是保险公司以“认证配件”方式打造事故车供应链闭环;五是康众汽配连锁、巴图鲁汽配铺、快准车服等原有玩家持续获得战略资本或产业资本的不断投入加持。
车险费改启动之后,保费持续下降趋势不可逆转,保险公司重心聚焦在理赔层面的“节流”,从筛选优质修理企业、构建认证配件流通体系等方面入手,势必将主导事故车产业链的发展。
2017区域连锁并购会时有发生,但是全国性的并购尚难发生。这是由于我国汽车后市场优质资产还未企业化,并购并不实际,也难以买到核心优势,非优质资产并购也毫无意义。
主机厂、保险公司、4S集团以及产业资本等玩家都在拓展自己的空间,推动从配件生产、销售,到洗美装、维修保养、机电维修等服务领域的全价值链整合与覆盖。
4S虽然在车主维修保养上获取更大市场份额,但面临巨大挑战:价格贵且不透明,网点少不方便,新车车主流失率居高不下;拥有更好品牌识别和地理位置等优势的连锁店,是获取4S店流失客户“红利”的最大赢家。另一方面,4S集团投资人也在加大对独立售后的投入。
对单个维修企业而言,做好3平方公里的客户体验,通过信息化掌握车主和车辆的“小数据”,建立维修企业自己的O2O体系,提供“管家式”服务构建与客户的信任关系最关键。此外,专业化经营将被广泛接受,独立售后将涌现更多专修连锁。